
以数字创新为引领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系在加速形成,为提升大湾区的数字科创水平,打造世界级金融科技平台,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质量,广州市2020年上半年,先后出台促进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动数字金融发展。
广州市数字金融协会近日举办“守护数字之美”沙龙活动,这是继首期沙龙“发现数字之美”后,该协会结合当下数字信息监管及风险防范等热点问题展开的又一场沙龙活动。
(上图: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何华权在沙龙上发言)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何华权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数字金融的需求,带来与传统的金融机构有很大差别的金融业务。数字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乃至社会治理也将带来极大挑战。
他举了一个例子,以往传统方式的非法集资,充其量也就是以亿元为单位,现在,非法金融活动涉及的资金往往就是百亿、千亿,涉及的人数也是百万、千万这样的规模。
“这就为社会治理带来极大的压力,所以,今天我们‘守护数字之美'的主题,本质上来说应该是数据的安全问题,这是涉及到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大问题。”何华权说。
也正是因为监管上的压力,数字科技用于风险防控势在必行,广州众多金融机构开展了走在前列的实践。
广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这也是广州市在全国首创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该公司总经理李杰分享了广东、广州走在全国前列的一些实践情况:通过大数据技术,广州精确分析超过5000个风险企业案例样本,总结筛选风险特征,建立知识图谱和金融风险评测模型,建立舆情监测平台、金融广告监测平台,精准识别非法金融活动,实时呈现涉嫌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企业及影响范围,设立触发预警标准,及时预警、及时提醒、及时处理。
李杰认为,在建设和完善防控平台方面,广州先行先试,形成“广州模式”推广输出。
“下一步,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应该如何发展金融科技?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地方金融也要建立健全智能监管的体系,只有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功能的发挥,才能够解决金融监管人手不足的问题,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为地方金融安全提供足够的保障。”何华权说道。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